春夏之交需预防红眼病
发布时间:2018/4/28 17:16:55 浏览次数:16186次
春夏之交,气温回暖,空气干燥,易造成一些传染性结膜炎的发生和流行。需特别预防红眼病。
红眼病广义上讲包括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,一般专指急性传染性病毒性结膜炎。主要包括两种类型:
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·
由腺病毒感染引起,属接触性传染病,传染性很强,常在学校、工厂和家庭等人群密集场所流行,成人发病比儿童多。主要表现为双眼先后出现红、磨、疼痛、怕光和流泪等不适;分泌物较多,清晨起床时将眼睑粘在一起,不易睁开眼睛。有些患者在发病2-3周后,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,这是由于病毒侵犯角膜引起角膜炎所致。
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·
由新型肠道病毒70或柯萨奇病毒导致,症状和流行性角、结膜炎类似,同时结膜还出现小片状的出血,一般不累及角膜。
这两类结膜炎传染性强,病毒存在于患者眼部、泪液、分泌物中,通过接触传染,传播快,易在幼儿园、学校、工厂、医院等人群聚集地方爆发流行。
患者一旦出现眼红、分泌物多,怀疑自己得了红眼病时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 患病后,因病毒在室温中可存活10天以上,建议病人应隔离2~3周,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;将使用过的毛巾煮沸消毒,触摸过的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消毒;毛巾和脸盆与家人分开;注意双手清洁,尤其点完药或摸到眼睛后应立即彻底地洗手;休息时应向患眼侧卧,以免分泌物感染对侧眼;不要与别人合用同一支眼药水。
预防红眼病应做到:尽量避免与流行性角、结膜炎病患接触;不要用手揉眼睛,用干净的毛巾或卫生纸擦拭;不用公共场所的毛巾擦眼睛;旅行期间,避免去公共游泳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