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内新闻
新时代最可爱的人
发布时间:2022/4/18 14:28:04   浏览次数:3370次 

在封城的这些天,我总是被一些人和事深深地感动着!我的思想情感随着新闻和微信群中的消息,像潮水一般止不住的奔流着;我想把我所了解的一些人、一些事写下来,告诉大家,有一群人在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安全努力着、拼搏着、奉献。但我最急于告诉大家的是冲锋战斗在第一线的——我的护理姐妹们。

4月7日晚,接到上级通知,我院急需抽调100名护士参加邯山区的核酸采集,我们白内障科抽调的护士最多。接到命令,刻不容缓,我和主任马上拟定名单,到院办室给大家办理了应急通行证,连夜发放到每个人手中,我知道,一场艰苦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。

接到通知,15名护士没有一名提出困难,都摩拳擦掌,一心准备上前线。8日凌晨4:00,天还没亮,她们准时集合,分成多组领取防疫物资和采集核酸任务,5:00已准备就绪,开始了一天的核酸采集,历经7个多小时,当日的采集工作终于完成了,然而当她们脱下防护服,摘掉闷不透气的口罩及面罩,准备返回各自家中时,却接到上级通知,为防止采集人员的流动和疫情的传播,保护市民的安全,需要集体管理,不得返回家中!一时间,大家陷入不安,因为每个人都没有安排好家事,什么东西都没准备,但大家只是犹豫了片刻,就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医院安排好的旅馆,开启了与家人隔离的日程。从这时,她们的困难才一一凸显出来。

护士苗琳凌晨出来时,将熟睡的孩子留给亲戚临时照顾,她爱人已先与她多日奋战在成安的抗疫一线,想想3岁的孩子第一次没有爸爸、妈妈的陪伴,她的心揪了起来,但她谁也没有告诉,默默地承受着,她知道这时绝不能给领导添麻烦,更不能当逃兵。护士常艳凤独自一人带孩子,孩子今年6年级,面临小升初,她参加抗疫工作后不能回家,孩子自己在家,白天还好,夜晚她不知孩子是怎样孤独、煎熬的度过漫漫长夜的,只能在工作之余通过视频督促孩子学习,鼓励孩子独立坚强。护士冯艳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她爱人在医院手术室工作,每天还要接急诊手术,突如其来的状况也打乱这个家庭的平静,无奈,只能千叮咛、万嘱咐的把两个孩子锁在家,让大的看小的。世事难料,抗疫期间护士郑芳芳婆婆不小心把脚崴了,肿胀的不能下地,爱人又在外的工作,只能由身患疾病、经历过大手术的公公承担起照顾婆婆和两个孩子的任务。护士赵萍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爱人在外地工作,公公婆婆年事已高,也需要人照顾,她平时从不诉说家中的困难,工作中很少请假,遇到需要加班加点时,总是说,“护士长,放心吧,家里安排好了,我能行。”在不能回家的日子,7岁的大儿子开始学做饭,像模像样的照顾起爷爷、奶奶、弟弟的生活。护士史洁是一名老党员,退役军人,是这批采核酸队伍中年龄最大的,日常工作就一丝不苟,严于律己,抗役期间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,她不辞辛劳每天把收到的爱心物资发放的每一个人手中,了解每个人的状况,成为大家的知心大姐,尽管她的孩子也面临中考,往常家里一日三餐都是她在料理,可她总是报喜不报忧,当问到是否有困难时,总是说:困难难不到我们,我们再坚持坚持就可以了,她鼓励大家,既然上了战场,就不能后退,要当一名真正的战士,直至胜利。她乐观坚韧的精神感染鼓舞着每一个人。

最让我感动的是护士戴虎琴,她个头不高,身体瘦小,医院的应急采核酸队伍她是第一个主动报名的,去方舱医院又是第一个报名,我问她,你身体吃得消吗?家里人同意吗?她斩钉截铁的说,我没事护士长,家里人都支持,给我报上名吧。还有护士贾晓晓、高阳、段媛媛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刚听说医院要组建采核酸第二梯队,立即第一时间找我报名参加,一有空她们就练习穿脱防护服和采核酸技术,随时为参战做准备。还有在一线的护士赵艳华、徐艳、闫唯、郭苗苗、王亚楠以及后来加入的唯一男医生凌德涵,采核酸期间,穿着厚重的防护服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楼上楼下多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、残疾人上门采集,这批由70后、80后、90后组成的队伍,克服了心理和生理的重重困难,发扬了白衣天使无私奉献的责任与担当。

朋友们,当你在家足不出户,看电视、刷视屏、陪孩子做游戏、与家人团聚分享美食的时候,你是否想到还有一群在为这个城市拼劲全力、流血流汗的人,她们才不愧为“白衣天使”的称号,她们才称得起是新时代——最可爱的人!

联系电话:0310-3026687 3161201(晚8点到10点在线回复)

电子信箱:yzxx#hd3h.com (注:#号代表@)
地址:邯郸市陵西大街39号 邮政编码:056001

乘车路线:市内乘3路、205路、47路、50路到市第三医院下车即到;东站乘23路到邯山区政府下车北行200米即到。

冀ICP备17017744号-1   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764号    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