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徐小玉接到医院护理部通知,下午三点到医院集合,准备前往邯山区职教中心隔离点进行核酸采样任务时,二话没说。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服,给家里老人和孩子交代一下,就匆匆忙忙赶到医院,踏上了赶往职教中心隔离点的路途。
到达目的地,收拾好自己的房间,天已经黑了。这里的工作人员向徐小玉介绍,这个临时隔离点刚刚启动不久,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,只能依靠大家自己去摸索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这么悄然打响。
当天晚上十点,医护组要迎来300隔离人员。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自己动手给每个人写标签,然后粘贴到每一个采样管上,一人一管都要手动录入上去采集标本。这里的工作人员也和三院的新来的这批工作人员一样,都是第一次从事这样的工作,没有经验。那时,医护组防护服准备的号码太大,外科手套太小,没有N95口罩。他们只能只能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了。
晚上十一点,救护车陆续一辆一辆往这里转送患者。徐小玉们换好防护服,在楼下就位,等待隔离人员的到来。先是让隔离人员做抗原,然后再为隔离人员填写个人信息、再为他们分配房间。抗原结果出来后,再为他们做一次核酸检测,最后在让他们领取床上用品回房间等待。每辆救护车转送来的隔离人员时间不定,徐小玉们只能在楼下坚守等待,从夜里10点开始这一干就到了早上快10点,第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在疲惫中结束。
当徐小玉们卸下身上的防护物品,才知道这里没有一脱区,二脱区和清洁区。只能自己克服困难,互相消杀和消毒,自我划分污染区域,每个人收拾自我的医疗垃圾,做好自我防护。
徐小玉们24小时随时待命,一心想着为来这里隔离的患者做好健康工作,只想着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,尽管没有回报。患者内心焦躁的心情无法发泄,徐小玉们就成了他们发泄、谩骂、出气的攻击对象。大家都是强忍着泪水,无怨无悔的默默工作。
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,身为医护人员的徐小玉们,在疫情面前没有退缩,在困境中迎难而上,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南丁格尔”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