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三院
霰粒肿的治疗及预防 
发布时间:2016/1/29 9:20:23   浏览次数:4744次 

    韦敏眼科外眼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,从事眼科工作近20年,擅长眼整形眼眶病、泪道病等,对上睑下垂、活动性义眼、泪小管断裂、泪道病等,有较高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。
    近日,市民陈先生咨询,他的孩子得了霰粒肿的眼病,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预防应该注意些什么?
    就此问题,记者采访了市第三医院外眼病科主任韦敏。韦敏表示,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眼病,也称为睑板腺囊肿。它是一种睑板腺出口阻塞,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。儿童及成年人均可患病。该病病程缓慢,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,硬块大小不等,大如樱桃,小如绿豆,它与皮肤无粘连、无压痛,随时间推移肿物逐渐増大。
    韦敏介绍,该病常见有两种类型,一种为结膜面型向内生长,表现为结膜面暗红色或灰红色隆起。还有一种为皮肤面型向外生长,肿物的囊腔中可能存在大量血性坏死组织,如不积极治疗,最终囊肿破裂,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瘢痕组织,严重的眼睑皮肤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。霰粒肿多发生在上睑,也可上、下睑并发,可单个也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。小型者可自行吸收,较大的很难吸收,一般结节长期不变,偶尔可自行溃破,排出胶样物后在结膜面形成肉芽组织。小而无症状患者一般可以不必治疗,任其自行吸收消散,大而伴有症状或发生肉芽患者,应做手术切除。
    韦敏说,在该院就诊的大量霰粒肿患者,尤其是儿童,最初家长惧怕手术,一直坚持保守治疗,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,等到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。这两种想法都不对。在临床上,发现儿童的霰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,应该尽早手术。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,一再拖延手术时机,最后霰粒肿发展成肉芽肿,从皮肤面破溃,眼睑形成较大的瘢痕。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,只能进行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术,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该院外眼病科通过大量的临床总结,制定出一整套治疗霰粒肿的方法,对于结膜面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,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个小切口,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。对于皮肤面霰粒肿肉芽肿,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,达到皮肤面不留瘢痕或减小皮肤瘢痕的目的。霰粒肿的手术只需在局麻下进行,手术简便痛苦小,一般24小时后即可恢复正常。如肿物多发,在全麻下手术更是一种安全的选择。因此,对于儿童来说,家长应早注意、早发现、早治疗,不要延误治疗良机。
    韦敏提醒,在平时的饮食中,补充维生素A和C有益于皮肤健康。清淡饮食,多吃水果蔬菜、奶酪,多饮茶、果汁。中医认为,儿童患者多为脾胃不和所致,所以对于多发性儿童霰粒肿的患儿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助消化的药物,以及服用一些调整脾胃的中药。

联系电话:0310-3026687 3161201(晚8点到10点在线回复)

电子信箱:yzxx#hd3h.com (注:#号代表@)
地址:邯郸市陵西大街39号 邮政编码:056001

乘车路线:市内乘3路、205路、47路、50路到市第三医院下车即到;东站乘23路到邯山区政府下车北行200米即到。

冀ICP备17017744号-1   冀公网安备 13040202000764号    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